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-
本文章架構:
色彩三原色
冷色調
暖色調
冷暖色的辨別
如何選擇繡線的顏色
觀察色彩的運用實例
印象派與刺繡畫
冷暖色的辨別工具與自我訓練
色相環
吸色 APP
訓練色感的彩獨 APP
DMC 色票
小結
註釋
參考書目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-
在論光線文章中說明了光線的偏藍與偏紅的特性後,這邊來說說色彩的冷暖色該如何辨別的心得。如何將此色彩學的觀念,應用到刺繡畫中。
現在普遍論色彩,是以「三原色」來說明,也就是紅、黃、藍,色料三原色。
拜讀了鈴木先生的著作後,筆者認為,依照鈴木先生的見解,將色料分成 6 色來發展,是更好理解色彩的一套方法。刺繡畫跟繪畫,本身媒介不同,但因為同樣運用色彩在創作,所以還是要熟悉色彩的運用,才能將刺繡畫發揮得更淋漓盡致。筆者做以下的分享。
色彩三原色
色彩三原色,使用色料來調配,依序是:
紅:紅色顏料
黃:黃色顏料
藍:藍色顏料
第二次色:
橙:紅、黃各半
綠:黃、藍各半
紫:紅、藍各半

再將三原色,細分為暖色的紅、冷色的紅;暖色的黃、冷色的黃;暖色的藍、冷色的藍。
也就是在調配顏色時,紅色偏多的,就為暖色調;藍色偏多的,就是冷色調。
暖色黃 (鎘黃):4 黃:1 紅
冷色黃 (檸檬黃):4 黃:1 藍 (1白)
暖色藍 (群青):4 藍:1 紅
冷色藍 (天藍):4 藍:1 黃 (1白)
暖色紅 (鎘紅):4 紅:1 黃
冷色紅 (緋紅、茜草紅):4 紅:1 藍

刺繡畫是使用繡線本身的顏色來進行畫作的繡製,所以無法如上述色料混色的方式調整繡線的顏色,但能透過了解「原來,顏色中包含著原色」這個觀念,來解構顏色的冷暖色差別。如下面分析。
冷色調:
檸檬黃、天藍、緋紅 (茜草紅)、偏藍的綠。

暖色調:
鎘黃、群青、鎘紅、偏黃的橙。

依照上一章說到光線的特性,加上這張冷暖色的說明,可以得出以下的一些應用。
冷暖色的辨別
- 太陽未出現時,大地應是一片冷色系;太陽出來後,被陽光灑到的地方,上暖色系。
- 日落時,陽光漸漸退去,開始照不到陽光處,為冷色系;陽光還在的遠方,為暖色系。
- 陰影處,是冷色系;迎光面,是暖色系。
- 向下的陰影,是反射地面泥土的陰影,所以是暖色系;向上的陰影,是反射天空的顏色,所以是冷色系。
- 遠景因「薄暮效應」效應,所以是彩度越低的冷色系;近景彩度會愈高,越為暖色系。
- 皮膚有動脈區域、皮膚較淺的地方,為暖色系;靜脈處、較無血管之處,為冷色系。
- 樹林陰影間,為冷色系;樹林迎光面,為暖色系。
如何選擇繡線的顏色
以下是筆者的卡達油性粉彩的顏色,筆者用色相環的方式,將有的顏色做冷暖分類的色相環。
每個品牌的顏色或色筆,都可以依照冷暖色,去將顏色分類使用,使用久了,眼睛會習慣去辨識每個顏色中冷色較多還是暖色較多,也就是每個顏色中所包含的紅色較多、還是藍色較多。看多了,就會漸漸越好分辨,越不會用錯顏色。

繡線顏色若一開始不知怎麼挑選,可參照市面上色鉛筆的盒裝建議,從 12 色、24 色至 36、72 色的皆有,採用色鉛筆盒裝顏色有個好處,就是在構思刺繡畫草稿時,可以直接使用色鉛筆來繪製欲繡製的繡線顏色,進而觀察、模擬繡製的效果。
繡線顏色的挑選,筆者認為,原則可從上述的色彩三原色,加上第二次色,共 6 色基礎下去添加。筆者認為,最基本的,是三原色加第二次色,共 6 個顏色,每個顏色至少要有淺、中、深三色階。所以基本會有 18 色,若加上白色、黑色,共有 20 色。
以此類推,若要更進一步,即可將上述的偏暖色及偏冷色加入,變成 9 色基礎色,各三階,共為 27 色,白、灰、黑 3 色,共 30 色。再精緻的話,可再從每個顏色去增加次級的淺色、次級的深色、白黑之間的灰色系,讓原本的淺、中、深三階變成五階,共為 45 色,加 5 色灰階:白、淺灰、灰、深灰、黑,共 50 色。
最後,再慢慢依照要繡的主題,增添一些特別的顏色即可,如繡人物,膚色可以增加一些;繡風景可以增加一些綠色。無須在一開始就將所有顏色補滿,這樣刺繡畫的起手式會變得門檻太高,而變得模糊焦點。反而是先試著熟悉色相與明度,在有限的線色中,試著運用並置混色達到效果才是。
藉由以上冷暖色的觀察,可從原本單純一個顏色中,分辨出此顏色中所包含的原色。這樣即可延伸運用到刺繡畫的並置混色中。讓刺繡畫挑選繡線顏色時,不再受傳統色料原色的影響,能真正的透過觀察取得物件原本的顏色。
觀察色彩的運用實例
以下以照片與畫作為實際例子,分析上述的色彩規則是否符合實際狀況。
以下方照片為例:

照片最亮處為天空,次亮處為右側迎光面的山;最暗處是左邊山的陰影處,次暗為最安陰影處的水中倒影。

下面三點符合上述的色彩規則。迎光面都偏黃、紅;陰影處都偏藍、綠。
- 陰影處,是冷色系;迎光面,是暖色系。
- 遠景因「空氣透視」效應,所以是彩度越低的冷色系;近景彩度會愈高,越為暖色系。(詳細說明如圖片下方。)
- 樹林陰影間,為冷色系;樹林迎光面,為暖色系。

這邊進一步詳細說明。
「薄暮現象」:
光線不足的地方,就會產生「薄暮現象」,眼睛視網膜細胞會由錐狀細胞改為用柱狀細胞運作,在低明度的地方,藍色的明度會高出紅色 16 倍,所以會偏藍。
一樣是山,但是有照到陽光變成暖色的,沒照到的陰影處,就開始偏藍 (冷色)。
「空氣透視」:
遠景的部分因為空氣透視效應,光線被較多空氣中粒子 (塵埃、水氣之類) 的介質所擴散,所以遠景的顏色也變得比較黯淡。光線不充足的地方,就會有薄暮現象,如上述狀況。對「薄暮現象」及「空氣透視」有興趣的朋友們,可以閱讀另一篇筆者文章:「因為有光,所以看見了色彩 – 作品光影的概念」。
再拿另一個照片的例子,筆者拿白色物體的靜物作分析。

筆者使用繪圖軟體直接吸取照片中的顏色,做出色票來比對。發現越接近陰影處,藍色數值越高。
- 陰影處,是冷色系;迎光面,是暖色系。

印象派與刺繡畫
再來,筆者拿畫作來分析。此幅作品為莫內的「莫奈夫人刺繡」 (1875 年),克勞德·莫奈。來自巴恩斯基金會。筆者一樣使用繪圖軟體,直接吸取畫作上的顏色作分析。發現迎光面一樣都偏黃、紅;陰影的部分都偏藍、綠。
為什麼拿印象派的畫作來觀察呢?因為印象派的作品,也都是透過觀察色光原理所繪製的,所以其實很接近刺繡畫觀察事物色光變化的方法。這也是一些繡友,臨摹刺繡畫時,許多人選擇印象派畫家作品來繡製的一個好理由,許多人可能會不太清楚為什麼選擇印象派畫作會如此適合,原因在此,除了筆觸感可以臨摹,也可以參考選色的用法。

最後一幅畫作,筆者選擇很受歡迎的印象派畫家梵谷的自畫像。迎光面偏暖色,陰影面偏冷色。發現梵谷這幅自畫像,陰影處較為偏綠,與紅紅的鬍子形成鮮明的對比,比使用冷色藍來呈現陰影處來的更加亮眼,十分有特色。

冷暖色的辨別工具與自我訓練
如果無法肉眼判斷冷暖色,可利用輔助工具來判別顏色,筆者選擇了兩種方式,來跟大家分享。一種是直接安裝協助辨識顏色的手機 APP,另種方法是透過色相環來觀察。
色相環
色環 (Color Wheel),又稱色輪、色圈,是將可見光區域的顏色以圓環來表示,為色彩學的一個工具,一個基本色環通常包括 12 種不同的顏色。1
筆者學生時代最先接觸的是「伊登十二色相環」,由瑞士設計師約翰·伊登所提出。由筆者上述的三原色加上第二次色發展出的十二色相的環狀色票。
筆者個人也有使用的,是日本色研事業株式会社2推出的 PCCS 色彩體系3,此系統將顏色分成 24 個色相單位,將明度由白至黑分成 5 個階段,依照每個顏色的不同,產生一個包含明度與彩度的色相頁,稱為「色調」 (Tone)。
可以藉由熟悉色調上的顏色,來增加判斷眼顏色彩所包含的原色。

20220513 筆者補充:
辨別色彩的工具,還有將色相環上打個小孔,利用小孔直接比對顏色來判斷。另外,還有將手握拳,利用拳頭中間產生的空隙孔,來觀察顏色區塊。主要就是將其他會影響視覺「色彩恆常性」4的變因、干擾都屏除,純粹辨別單一微小區塊的顏色。
吸色 APP
手機 APP 來判斷眼前及照片的顏色。
irodori -color schemes-
ios:https://apps.apple.com/us/app/irodori-color-schemes/id1422593381

由 Tokyo Cartographic CO.,LTD. (東京製圖株式會社) 開發的手機軟體,目前只有支援 ios,可透過相片或是手機拍照,來擷取圖片中的顏色,有提供 YMCK 色料原色,以及 RGB 色光原色的數值,透過數值可以直接判斷此色的冷暖色。
有軟體輔助是很快的方法。筆者親身經歷,藉由多多觀察,也能夠慢慢判斷、體會出顏色的冷暖。
訓練色感的彩獨 APP
彩獨 2,Lonely Few LLC 開發的手機 APP 軟體。5
https://apps.apple.com/tw/app/%E5%BD%A9%E7%8D%A8-2/id1017177662
這是個手機的小遊戲,透過顏色的數獨,來訓練眼睛觀察顏色的色感。筆者偶爾會拿來玩一下,訓練一下眼睛觀察顏色靈敏度,是免費的 APP,跟大家分享。

DMC 色票
上面講了很多色彩學的觀念,但如何拿來運用在刺繡畫中呢?最實際的方法,就是將色彩學理論對應到繡線的顏色上。筆者認為目前線色整理最完整的是 DMC 棉線。也因 DMC 棉線有推出色票及對應的色號,所以能夠直接對應。
筆者使用的是「DMC Cotton Embroidery Floss」6,也就是 DMC 117 (25 號繡線),是由 6 條鮮豔可以分開的線所組成的,也就是 6 股線捻成的。經過兩次絲光理處理。線材為長纖木棉纖維。長度:8m、6 股;成份:100% Cotton 最高級棉 (長纖維)。目前出產顏色已達 447 色,顏色之多,另人心情愉悅。
DMC (Dollfus-Mieg et Compagnie) 是一家法國公司,由 Jean-Henri Dollfus,Jean-Jacques Schmalzer 和 Samuel Koechlin 於 18 世紀中葉創立。這三個合作夥伴在法國米盧斯建立了一家名為 Dollfus 的公司。該公司為歐洲市場生產印度棉的紡織品。7

下面照片是筆者將 PCCS 色相票、色相環,對應到 DMC 繡線色票的操作過程,若大家有興趣,請回應此篇文章,筆者再依照回應程度,看是否繼續延伸對應顏色後的心得與對應的顏色號碼。


最後,筆者稍微說一下,手機、電腦、電視螢幕,都是使用 RGB 色光混色,而繪畫、印出來的照片、圖稿,都是使用 CMYK 色料混色。所以當手機所看到的照片、圖稿顏色,要印出來,一定會產生色差,若不希望產生色差,建議要先印出來對色,再重新調整螢幕上所看到的照片及圖稿。而不是想說,為什麼印出來的不能像手機看到的一樣,這個角度看,是無法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的。
此建議是使用在刺繡畫要印製、輸出圖稿在底布時要注意的,若筆者另外寫刺繡畫底稿印圖,再詳細說明。
小結
繪畫使用顏料、色筆來繪製,可以直接將顏料、色筆混色,來將顏色調成自己想要的色調;刺繡畫挑選繡線的顏色,不能混色,除了挑選正確顏色的繡線外,只能透過色光的並置混色,來讓相鄰的繡線達到視覺混色的效果。這也是刺繡畫有趣之處,刺繡畫混色是透過色光混色,繪畫是使用色料混色。雖然刺繡畫與繪畫最終呈現的,都是一幅觀賞用的藝術品,但媒介不同之外,所運用的色彩原理也有所不同。
註釋
- 色相環,維基百科 (無日期),2022 年 5 月 10 日,取自: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8%89%B2%E7%92%B0
- 日本色研事業株式会社 (JAPAN COLOR ENTERPRISE CO.,LTD.) https://www.sikiken.co.jp/home.html
- PCCS(Practical Color Co-ordinate System)是日本色彩研究所以系統地解決色彩和諧問題為主要目的而開發的,於1964年公佈的系統。https://www.sikiken.co.jp/pccs/index.html
- 色彩恆常性:是一種大腦主觀認定的現象。即便眼前物體受到光線而改變顏色,大腦卻因為記憶、或是先入為主的認知,自動修正色彩的變化。
- 彩獨 2,Lonely Few LLC 開發的手機 APP 軟體。https://apps.apple.com/tw/app/%E5%BD%A9%E7%8D%A8-2/id1017177662
- DMC 臺灣代理商,取自 DMC 官方網站之臺灣區頁面:https://www.dmc.com/uk/p-dmc-taiwan.html
- The TRC Digital Encyclopaedia of Decorative Needlework (無日期),2021 年 3 月 17 日,取自:https://trc-leiden.nl/trc-needles/organisations-and-movements/companies/dmc
參考書目
- 鈴木輝實 (2018),透明水彩研究室 – 光影混色深度技法,台北:邦聯文化。
- 鈴木輝實 (2009),油畫簡單易懂的混色教室 – 創造屬於自我的色彩,新北市:新形象。
- 陳鴻興、蕭琇霙 (2018),圖解現代色彩學,台北:五南圖書。
- 貝蒂‧愛德華 (Betty Edwards) (2022),像藝術家一樣活用色彩 (color: A Course in Mastering the Art of Mixing Colors),台北:木馬文化。